无忧保—确保每一名职工的切身利益
- elathlia
- 2017年4月24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我在矿上挣得最多的时候是2005到2012年,每月工资加奖金有五六千元。 那时候, 两个孩子都在上学, 老婆没工作在家。 我一个人的工资, 全家省着点刚好够吃够喝。”
48岁的魏清香本是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石炭井焦煤分公司的矿工。 去年底, 他在公司内退, 每月领598元内退工资, “连一个人都无法养活”。
这家公司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同一时期, 大武口区化产能企业的分流职工像魏清香一样,不得不直面职业生涯的艰难时刻。
扭亏脱困与分流转岗并重
“2015年以来, 受进口煤冲击、原煤产量过剩、 替代能源产量增大等因素的影响, 国内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焦煤分公司亏损严重。”神华宁煤集团石炭井焦煤分公司副经理刘怀文说: “2010年, 焦煤价格每吨405元。到了2015年9月,每吨仅140元,大大低于成本价。”
据神华宁煤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代静介绍,集团计划 “十三五” 期间对严重亏损矿井采取关闭和关停措施, 关闭4对矿井和1个洗煤厂, 关停2对矿井,每年去产能1452万吨。
为此, 神华宁煤集团成立了银北矿区焦煤板块停采及生产方式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每一批职工分流安置前,集团都召开分流安置单位、接收单位参加的专题会议, 妥善解决分流安置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集团还通过 “互助储金会” “爱心基金” “领导帮扶结对” 等形式,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家庭生活、子女上学等方面问题。 对一些自愿留守且家庭困难的职工, 给予优先照顾安排。
“按照集团的整体安排,石炭井焦煤分公司作为集团扭亏脱困政策出台后的第一家分流转岗单位, 去年9月就启动了扭亏脱困和分流转岗工作。” 刘怀文说, “去年9月15日, 集团总经理来到我们这里,分批与部分员工代表进行了沟通。9月18日,集团扭亏脱困工作督导组进驻, 参与制定工作方案。 我们成立了学习讨论、信访维稳、 舆情信息、 人员分流安置、 治安保卫、 安全生产、 监督检查7个工作小组,并对14个基层单位和13个机关科室实行分片包干。”
“集团针对石炭井焦煤分公司的实际情况, 出台了停薪留职、 自谋职业、 内部退养三项政策。 同时,接收单位按照政策对分流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作了妥善安排。” 刘怀文说。 分公司原有在册员工2512人,分流转岗和享受三项政策员工共计1974人, 其中1161人先后分9批转岗至宁东新矿区。
帮扶就业到职工满意为止
“来,你看看,现在又有几个适合你的工作。”不久前,在大武口区就业创业服务局内的企业裁员分流人员就业援助公室登记处,梁建立叫孟祥辉过来看招工信息。27岁的孟祥辉俯过身, 仔细看电脑上的一条条信息。
孟祥辉原是石炭井焦煤分公司的井下电工,今年初了了买断工龄手续, 现在在市政管理所负责维护电线杆。 觉得收入有点低, 他特意过来看看有没有收入更高的工作。梁建立今年47岁,在石炭井焦煤分公司工作了20多年, 于去年10月选择了内部退养。
为帮助减产、限产、停产面较大的企业平缓化解因大幅度分流裁员带来的矛盾,大武口区就业创业服务局2016年初专门组建了企业裁员分流人员就业援助公室登记处,梁建立作为员工代表,被选中并负责裁员分流职工的登记和再就业援助。 “能尽我所能帮助这些曾经的工友,是我分内的责任和义务。只要像小孟这样的求职者一次不满意,我就继续帮他联系,第二次、第三次……直到他满意为止。”梁建立说。
梁建立记得,登记处设立没几天,魏清香的妻子宋玉华便急匆匆地跑来,为自己的丈夫魏清香咨询招工信息。为了尽快帮助这家人缓解困难,梁建立赶紧与他熟悉的用工企业沟通。一周后,魏清香在一家饭店当上了保安。随后,宋玉华也在大武口区就业创业服务局的帮助下,在区绿化队找到一份工作。
“截至8月10日,已有583名分流职工到登记处申请就业援助。”梁建立说。
大武口区就业创业服务局局长宋军杰说,像魏清香这样的内退分流职工中 “4050”人员较多,就业技能单一、愿意就近就业,他们有针对性地搜集保安、 家政、 绿化、监管员等人岗匹配的岗位信息。他们通过开展企业用工调查,已搜集整理辖区企业适合 “4050”人员的就业岗位近2000个。
同时,为了给分流企业与招工企业提供对接平台,大武口区就业创业服务局举了8场就业援助专场招聘会,帮助矿区职工及其家属658人达成就业意向。
梁建立负责对接的企业单独组织了4场招聘会。其中最让他得意的一场招聘会,是平罗大地公司举的援企稳岗大型招聘会。 “那次求职者来了150多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的就有130人。”
“我们通过从企业内部挖潜分流一批、创业创新转岗一批、企业内部退养安置一批、实施再就业行动帮扶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一批5条渠道妥善安置职工,并明确规定了各项安置渠道的资金补贴标准。”宁夏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计划从2016年至2020年,力争使有培训愿望和需求的企业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都能接受一次相应的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
多渠道妥善安置分流职工
大武口区现有规模以上涉煤企业9家, 从业职工超过1.4万人,涉及关联人员6万多人。据大武口区区委书记张伟介绍,目前辖区内多家去产能企业将内部转岗作为职工分流安置的首选方案,并利用自身现有场地、资源、技术转型转产、多种经营、主辅分离,尽可能内部吸纳职工就业。
部分困难企业在失业保险基金援企稳岗政策支持下,采取缩短工时、岗位轮休、降低工资等措施稳定现有工作岗位,减少规模性裁员。对于无法通过内部转岗安置分流到社会的职工,一些企业则落实社会保障接续、基本生活补助发放等安置政策,从而保障了内退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
与此同时,大武口区将职工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照每人900元培训费标准及时筹措6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分流人员培训,确保转岗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该区还制定出台了驻地企业内部退养分流人员转岗培训及就业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将辖区分流人员全部纳入帮扶范围。
“生活又一步步好起来了。”杨志娟这样评价分流前后的工作变化。杨志娟和丈夫原是石炭井焦煤分公司的职工。2015年12月,两人选择内退后,先是丈夫分流转岗到距离大武口区百公里之遥的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工作,后是妻子签约宁夏华威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公司人事调配工作。两个人的小日子又一点点红火起来。
“像杨志娟这样从矿区内退下来的职工, 都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他们爱岗敬业,专业技术能力也特别强。”宁夏华威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强说。去年以来,这家公司从宁夏神华集团的大峰矿、卫东矿、石炭井焦煤分公司、大武口洗煤厂等内退企业先后招录了220多名职工。
“从石嘴山惠农区钢厂储备站到银川新工业开发区的300多公里沿线上, 分布着公司的近800名保安。”魏强说, “今年公司将扩大业务,再招录七八十名去产能企业的内退职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