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保基守底惠民生 善作善成增福祉
- elathlia
- 2017年5月1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宜昌市人社系统履职尽责谋大局、 保基守底惠民生,坚持改革创新引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实现圆满收官。
就业形势稳定向好
5年来,宜昌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共筹集就业专项资金23亿元,补贴累计惠及51万人次。该市统筹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共就业管理服务标准化被纳入国家试点, “春风行动” 等公共就业专项活动惠及万千家庭, 企业用工需求得到有效保障,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6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2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8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3.1%以内。 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机制更趋完善,宜昌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1亿元,扶持创业2万人,带动就业8.5万人。
城乡社保体系基本建成
宜昌市先后出台和修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居民大病保险等系列政策, “五缓三降一补” 社保政策有效为企业减负。“十二五”期末,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9万人次, 征缴规模达到82.7亿元, 较 “十一五” 期末分别增长20%、119%,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同时, 宜昌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五连调”,较 “十一五” 期末增长63%, 职工医保、 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6%、7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工伤、 失业、 生育保险待遇不断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宜昌市深入实施重点产业创新团队培养工程、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截至2015年底,该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7.3万人,省管以上专家达391人, 高层次人才平台达21个。
此外, 该市深入实施技能振兴专项活动、金蓝领人才开发工程、全国职业培训示范城市创建等活动,目前,该市技能劳动者已达43.5万人,高技能人才8.2万人。
宜昌市还不断优化人才服务,创新实施教育卫生系统分类评价、基层卫生人员职称改革、民营企业职称评审 “直通车”、企业技能人才鉴定活动等, 深受基层好评。 “人才项目一对一”活动成功为上千家企业引来了“金凤凰”。
人事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宜昌市公务员 “确责、 履责、问责” 的岗位责任体系初步建立,执法类分类改革、 县以下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工作有序推进,专项考核探索工作被国家公务员局推介,5年共规范招录公务员2576人。
该市深入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公开招聘、岗位管理、考核激励机制日臻完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更加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用工备案制度、劳务派遣单位诚信考评制度全面实施,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最低工资制度、 工资指导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宜昌市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3%, 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88%。
宜昌市劳动保障监察 “两网化”建设加快推进,劳动监察应急指挥中心初步建成,5年来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700余件,结案率达98%,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有效完善,累计追回补发农民工工资4.83亿元。
5年来,宜昌市人社局先后获得“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城乡居保工作先进单位” “省级文明单位” “全省维护稳定先进集体”“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市目标考评优胜单位”等多项殊荣。
Comments